仁和集团:一家本土药企的传承与创新之路探索
仁和集团:一家本土药企的传承与创新之路探索
仁和集团,从赣江之滨一家默默无闻的地方药企,发展成为拥有1家上市公司,1个高科技工业园,3家医药科研机构,14家药品、保健品生产企业,15家销售物流企业的现代医药企业集团。骄人成绩的背后是仁和坚持对中华文化瑰宝中医药的传承、发扬和创新,坚持传统中医药产业与创新健康产业“双轮驱动”。
传承中医药文化 坚守工匠精神
走进今日的仁和,处处能感受到一家企业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秉持传承与发展。在仁和旗下的江西药都樟树制药有限公司的办公大楼,“继承不泥古,开拓不离宗”十个醒目的大字诠释着企业所遵循的生产发展理念,彰显着仁和人对传统医药工艺的传承与弘扬。
“中华医药生产的传承首先是严保质量的传承、大医精诚理念的传承。”江西药都樟树制药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,比如,生产一粒小小的大活络丸,它由48味药材组成,每味药材各有其加工炮制方法,如不严格按规范执行,疗效可能打折甚至相反。
“其次是传统工艺的传承”,中医药的许多传统技术,是几千年来不断实践的经验积累。即使在一些中成药生产线已达到机械化水平的今天,有些传统工艺仍须依靠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师来手工操作。
工匠的传承精髓是“一切手工技艺,皆由口传心授”。工匠们在传授手艺的同时,也传递了耐心、专注、坚持的精神。在仁和,仍然保留着“师傅带徒弟”这种传统技艺传授方式。“我们有一套完整的师承教育以及技能等级评定机制”,公司每年都会选拔一批优秀的高级技工、高级技师等带学徒,不仅从工作上,甚至在生活上建立亲密的师徒关系……
“正是从道地药材、制药科技、细节管理上精益求精,仁和集团才能一次次实现对于标准的超越。”集团董事长杨文龙谈到,《江西省“十三五”中医药发展规划》已于近日出台,其中提到了要实施中药材生产能力提升工程,重点建设20个赣产道地药材和优势中药材种植基地。
“建设道地药材基地的同时,建议还要建立全省的种质资源库,突出优势品种,不断提升道地药材选育种水平。”杨文龙说,在中药材人才传承方面,建议建立全省中医药人才智库,大力推动经验传承工作的开展和落实,在职称、认证、薪酬方面给予倾斜,让掌握中药炮制技术的人员受到重视,使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传承下来。
为创新驱动引擎植入“组合芯片”
“创新是企业之本,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。”杨文龙坚信,企业不但要不断创新,更要敢于创新。
为进一步提升集团研发力量、优化产品结构,集团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占销售收入的3%以上,为新产品的研发立项及持续投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此外,集团还与中国中医药科学院、中国科学院等20多所著名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,承担了国家“863计划”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等重大科技专项及省级重大科技项目30余项。
仅2016年,仁和集团通过精心谋划,科学调度,一方面推出参鹿补片、安宫牛黄丸等系列黄金品种,打造工业核心品种;另一方面狠抓新品开发,确保工业持续发展。此外,产品研发、技术攻关方面也取得较好成绩,共计开展研究攻关类项目109个。
“工业系统要切实做优存量,通过装备升级、技术改造、工艺革新,把老产品做成好产品。”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,2017年公司计划投入3000万元,改造提升传统制药产业,突破关键技术、引进先进技术来加强技术创新,实现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的对接,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。
如今,从仁和集团拓展全渠道立体化营销,到传统产业+互联网新模式;从集团旗下的“仁和中方”强势占领优质终端,整合KA连锁资源,提升专业营销能力,到“仁和药业”聚焦资源分级打造VIP标杆终端,努力做强四大品牌……每一个子公司、每一条商业战线无不一如既往地秉持仁和人勇于创新,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。
“仁和集团近几年由管理型向管控型转移已见成效,实现了子公司法人治理模式以及和合共赢的理念。集团还要立志于做行业化创新,用创新来引领行业的发展。”杨文龙说,只有从管理、技术、研发、市场等各方面勇于创新,为创新驱动引擎植入“组合芯片”,集团才能永远焕发勃勃生机。
构建叮当大健康生态圈 深耕“互联网+”
近日,仁和集团叮当快药宣布与“中美史克、拜耳等200家药企达成战略合作协议。至此,“FSC药企联盟健康工程”在原有260家药企基础上,全面升级为460家药企矩阵联盟。
药企联盟属于仁和集团叮当大健康生态圈“和力物联网”的一部分,旨在通过联合传统医药企业,整合行业资源,优化供产关系,实现联盟成员原材料、包装材料、辅料等的集中采购,从产业链上游降低药品成本,从而降低药品价格,减轻百姓的用药负担。
“从仁和到叮当,是产业的升级和服务的升级。”杨文龙自信地说,作为老牌医药工业企业,仁和药业曾经用创新的品牌战略迅速占领市场先机。面对“互联网+”时代,仁和顺势而变,开启了向互联网医药公司的创新转型之路。
“叮当快药”作为叮当大健康生态圈中重要一环,通过打通源头生产及商业流通与终端,形成产业集聚效应,降低了成本,同时也在终端为用户提供购药实惠,通过对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成都、沈阳、郑州七大城市的全面覆盖,并实现了7×24小时核心区域的免费配送,“将用户服务做到极致”。去年年底,在资本寒冬的大环境下,叮当快药却得到了资本的认可,获投资机构同道共赢3亿元A轮融资。
“江西正在由‘中医药大省’向‘中医药强省’的目标迈进。”杨文龙谈到,中医药产业要转型升级,也需要依靠互联网与中医药产业的深度融合。大力支持和引导医药企业,充分利用大数据、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,在原料采购、生产制造、销售渠道、网上咨询、网上销售及终端配送等各环节,实现互联网创新,打通全产业链,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大健康生态圈。
(本文载于2017年8月14日新华社江西领导参考 作者新华社记者赵瑞明)